追求零误差的“钢铁裁缝” 成为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Jul 15, 2019 3:41:39 PM来源:中国经济网

36年的铆工生涯和对技术的锤炼,造就了他的“火眼金睛”——瞄上一眼,就能准确判断产品尺寸的毫厘差别。

在他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追求产品的“零误差”,这份“不差毫厘”的本领让发达国家的同行都为之赞叹。

他,就是中国能建中能装备北京设备公司磨机事业部金属结构车间铆工二班班长刘加军。

车间里的“金牌技师”

铆工工作精度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废件。“铆工其实就是‘铁裁缝’,在做磨煤机、干燥机的钢材上画线、切割、组装,把原材料钢板、钢管变成电力装备上的产品。我一辈子只从事了铆工这一份职业,一直追求产品尺寸的零误差。”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刘加军几十年扎根车间,潜心钻研,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创制了无数高难度的铆焊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牌技师”。

2014年年初,北京设备公司受美国福斯特慧勒公司委托生产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刘加军带着两个同事担纲试制“钢铁巨碗”般的外壳,负责用4块20毫米厚的钢板,组装一个“天圆地方”的结构件。当所有人都为结构件即将大功告捷而欢呼时,刘加军却疑虑地盯着结构件,失望地摇了摇头:“还不是正圆!”站在旁边的美国监造员也皱起了眉头。

反反复复的试验,厂房里钢铁切割声轰鸣阵阵,刘加军一边整理试制数据,一边反复摸索钢板弯曲规律和延伸率。多次推倒重来后,刘加军终于带着团队设计制作出压制工装的胎具,手工压制24道放射线,翻压弯伸,精雕细琢,最后一件完美的成品诞生了。

“以你们的设备,竟然能加工出这么复杂的异型结构件,中国工人技术真高!”美国监造员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

巧创新彰显硬实力

对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摸索前行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疑需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加快自主研发步伐。刘加军说,铆工这个工种,看似不起眼,创新研发却少不了它。

在引进和改进开发德国磨煤机技术时,刘加军遇到了难题。磨煤机的技术含量主要在于铆焊件,其中的弯头和方箱形状各异,只能定制化手工生产,这属于“独门秘籍”。“做不出铆焊件,就造不出磨煤机。”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刘加军带领团队摸索出了在落煤管外做胎具,提前放置好挡煤板再微调的方法,使产品顺利通过了德国专家的严苛验收。

2017年,北京市把科研课题——19129工程无烟煤立磨机壳、支架、底架基础、桥架等大型铆焊件的制作任务交给了北京设备公司。焊件高3.26米、宽2.4米,铸钢件轴承座孔径预留只有5毫米,单边2.5毫米,项目要求十分精细。刘加军苦思冥想,最后巧用倒置法,用水平仪和线坠保证同心度、高度,使三组大门一次组装成功,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

36年来,刘加军怀揣“匠心”,在平凡的技术工人岗位深耕细作。由他参与研制完成的ZGM95G型中速磨煤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刘加军及他的团队也先后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华北电网“工人先锋号班组”“标准化班组”、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刘加军心里,改革创新是提升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强劲引擎。如今,磨煤机已成为北京设备公司的三大拳头产品之一,产量、品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还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国产装备,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以技术传承工匠精神

“过去做样板时,都是用笔尺在纸上画线、找点、连接,再把立体实物转换到平面上,全凭人工推导计算,产品也靠手工一步步完成。”刘加军认为,正是简单甚至枯燥的工作,造就了老一代工人扎实的基本功。

今天,铆工工序已经可以由电脑自动展开、下料、排版。“大到几十吨的磨煤机,小到几厘米的零部件,精准的尺寸控制,是造出高质量产品的前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过硬的基本功。”在刘加军心里,时代变了,但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没有变。

2018年,刘加军带领的铆工二班被命名为“刘加军班”,被授予“中国能建标杆班组”称号。这让他更加坚定信心要把产品做精做优,做好技术传承。“改革开放40年,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在工业制造新时代,产业工人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刘加军说,现在他想把更多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技工,打造高质量的电力装备产品,让中国的先进创造闪耀世界。